「沉迷于赌博、算命」背后的心理机制
2022-04-02 12:38:17 博彩论坛

1.

小时候,我经常看我妈打牌。手气好的时候,她会甩给我5块钱;手气坏的话,可能直接给我一脚。东方博彩牌照

正常情况下,我妈隔个三四局就会赢一回。这样的话,她可以玩一整个下午。

但如果走了好运,连续赢个十几把,然后突然输了几回,她便会迅速离场。

“哎呀,儿子说家里来客人了,我得回去了,”妈抓起桌上的钱准备离开。

“妈,我没有说家里来客人啊,我说的是给我两块钱买零食。”

“买零食招待客人,行行行,走走走。”

雪糕融化在嘴里,困惑缠绕在心里:走好运时,赢的次数显然更多,但为什么离开得更快呢?

2.

大一上课玩手机之余,无意看到《心理学与生活》里桑代克逗鸽子的实验后,我豁然开朗:母亲的“反常现象”不就是间歇强化吗?

(1)正常情况下,我妈是偶尔赢牌,她对赢牌的期待便是偶尔的、不可预期的。

这会让她抱有“也许下一把会赢”的信念。这种信念可以让她忘记这一把输牌带来的不悦,继续玩下去。

而之后,只要隔三差五地赢一把,她就会一直抱有“也许下一把会赢”的信念。

(2)但如果走了好运,我妈连续赢了好多把,她对赢牌的期待便是持续的。

她的信念是:这一把会赢,下一把也会赢。

而如果突然连续输了几回,她的信念便落空了。这种失控让她感到不适,她会寻找原因:一定是好运过去了。

为了不让赢的钱全都吐回去,她选择尽快离场。

事实上,赌博的成瘾机制便在于间歇强化:“也许下一把会赢”的信念驱动着他们从黑夜赌到黎明。

3.

也就是在那一年,当邻居大爷再跟我聊算命时,我再也不会说他是迷信了。

事实上,如果你能跟喜欢算命的人好好聊一聊,你便会发现,他们并不是对算命师的预言深信不疑,他们只是痴迷于算命。

他们之所以执迷于算命,便是因为间歇强化:算命师不需要每次都算对,他只需要偶尔算对,人们就会经常来找他算命。

这正是因为间歇性奖励可以让人们始终抱有也许下一次是对的”的信念。

4.

同样的例子还发生在我的室友阿彬身上。

有一阵子阿彬跟我说,他现在一看手机时间,时间就是以4结尾。比如5:04、8:44等。

对于不少人来说,4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。他开始感到恐慌。

然而,他每次看到的时间真的都是以4结尾吗?当然不是。他自己也坦白了这一点。

但是这不重要。他只需要偶尔看到以4结尾的时间就足够了。

5.

接下来让我们反转一下,如果算命师前面十几次都算对了,后面哪怕连续三次算不对,那人们还会继续找他们算命吗?

大概率是不会。

和我妈一直赢牌然后突然输牌是一个道理。人们会认为算命师之前的高精准率都是运气使然。

就像阿彬一样,有几天,他看到的时间全都不是以4结尾后,他如释重负地跟我说:霉运终于过去了。

6.

既然间歇强化可以让人们抱有“也许下一把会得到奖励”的信念,那间歇惩罚可以让人们抱有“也许下一把会受到惩罚”的信念吗?

并不会。人类的侥幸心理占了上风。

暑假到来之前,尽管学校反复强调不要下河洗澡,但悲剧依然层出不穷。

原因正是因为侥幸心理战胜了间歇惩罚:并不是每次下水洗澡、每个人下水都会出事,所以也许我下次不会出事。

但正是这种侥幸心理,让他们丢了性命。

7.

那对于不良行为的规避,我们应该怎么办呢?

连续惩罚。

在连续惩罚中,当事人对惩罚的预期是持续的,以后便不敢轻举妄动。

所以,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,比如说脏话、抽烟喝酒、把手指放在嘴里,父母就可以使用连续惩罚:

一旦孩子出现不良行为,立刻给予惩罚。比如晚上不许看动画片、周末不许出去玩耍等。

简单点说,想让孩子不抽烟喝酒,关键是让他形成抽烟喝酒就会受罚的信念。

8.

综上,在教育孩子中,对于良好行为的培养,我们可以使用间歇强化。此举可以让我们花最小的代价将良好行为维持最长的时间。

而为了规避不良行为,可以使用连续惩罚。一旦孩子形成“犯错必受罚”的信念,侥幸心理便会荡然无存,家长便可以一劳永逸。

看文章赚金币

了解详情

0/1
阅读文章 +1
每日阅读10篇文章到页末领分
评论0
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~
avatar

博彩论坛

个人认证

广告

0

点赞

0

评论

收藏

分享